娄底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明花开满城香娄底市打造文明新城纪实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

广场文化活动。

垃圾不落地。

交通管理志愿者。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娄底市委宣传部提供)

张建平刘芾

一座城,该有怎样的气质,才能独树一帜、不同凡响?一座城,该有怎样的底蕴,才能映衬出五彩缤纷的轮廓?

矗立在湖南几何中心的娄底,给出了两个字的答案——“文明”。

40年来,娄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绿到美。勤劳智慧的娄底人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对照文明城市坐标,以持之以恒的韧劲和执着,共画文明同心圆,共赴“文明之约”,唱响“文明之歌”。昔日的湘中小镇,如今已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文明新城。

城市建设增速文明之城更有承载力

作为湖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40年来,娄底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城市总体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实现了城市的美丽蝶变。

对外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成为长株潭城市群副中心。对内牢固树立中心城区区域龙头地位,着力打造以娄涟双主板块、冷新副板块为支撑,以周边卫星镇为支点的湘中城市群。

娄底市建成区面积由年的6平方公里扩大到如今的6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人口由8万人增加到53.9万人;城市道路总里程达到公里,供水管网达到公里,用水普及率达到%,天然气储气能力达48万立方米,全市用气人口达到.48万人;城市绿化面积.93公顷,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0.58平方米,绿色覆盖率达38.13%。

漫步在娄底的大街小巷,天蓝水美,水在城中,人在景中,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让人心旷神怡。富饶、美丽、健康、祥和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鲜明底色。

城市管理科学文明之城更有活力

相比较于人的素质整体工程,城市管理更能体现城市的硬性竞争实力。娄底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智慧化为支撑,以建设品质城区为目标,倡导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致力于为人民管理好城市。

年以来,娄底扎实开展“城市绿荫行动”,大力实施中心城区增绿提质、增花添彩工程,城区公园、绿地、小游园星罗棋布,新建绿地面积达到4万余平方米。截至年底,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为35.38%、40.95%、9.61平方米。

*的十八大以来,娄底扎实推进市容环卫提质。共投资2.5亿余元用于环卫设施提质改造。日清扫面积从年的21.7万平方米增长到万平方米。机械化清扫率达75%。平均日处理垃圾量从年的44吨增长到余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娄底城区现有条路段、1万余基路灯、近3万盏灯泡,路灯亮灯率、设备完好率长年保持在95%以上。每当夜晚来临,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的灯饰将娄底城区点缀得绚丽多彩,成为一道靓丽的夜市景观。

年,娄底开展中心城区禁燃行动,紧接着共享单车来了,定期花展、“城管进校园”、“垃圾不落地、娄底更美丽”弯腰行动等一个个活动雨后春笋般推出。娄底市民文明习惯逐步形成,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不断提升。

昔日脏乱差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街道更整洁了,环境更清洁了,城市更美丽了。花香蝶自来,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大宜居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纷至沓来,让人目不暇接。

市民素质提升文明之城更有生命力

文明城市,首先要有文明的市民。市民的一言一行,是城市文明的基本元素。

近年来,娄底牢固树立“先塑文明人、再建文明城”的理念,把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作文明建设之*。

“这位大爷,您这是逆向行驶,并且现在是红灯,不能从这边经过。”11月29日11时20分,正值下班高峰期,娄底市人大机关干部吴宇锋组织3名志愿者协助交警开展文明劝导工作。

“以前市民闯红灯过马路的现象很多,现在基本没有了。市民素质提高了,文明意识也提升了。”吴宇锋感叹说。

今年以来,娄底中心城区文明交通劝导活动参与数达余次。针对行人、摩托车和三轮车闯红灯的现象,有效劝阻闯红灯余次、护送行人过马路余人次。

近年来,娄底大力倡导争做“通情达理、文明有礼”的娄底人,引导广大市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尊老爱幼、友亲睦邻,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乱穿马路、不乱摆乱设。“大节”不失范、“小节”不失礼,注重春风化雨,注重实践养成,让“文明”成为全体市民的共同追求。

以广泛开展“满城都开文明车”等特色品牌活动为切入点,全面推动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形成*员带着群众干、机关带着基层干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娄星区地税局办税大厅获评“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员进社区、情暖微心愿”志愿服务活动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目前,娄底共有注册志愿者45万余人,网上注册志愿服务团队个,其中娄底市慈善志愿者协会获得“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娄星区街心社区、贤童社区获得“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至年底,娄底共产生近家市级文明单位,余家省级文明单位,9家全国文明单位、8个全国文明村镇;新化县、双峰县、冷水江市、涟源市均获得省级文明城市(县城)称号;娄底也两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文明之花馨香飘满湘中大地。

“娄底好人”辈出文明之城更加和谐

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娄底人历来重视家庭、注重家风,耕读传家、勤俭持家。近几年,娄底以“家和万事兴”为主题传承良好家风和家训,重视做好家庭教育,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以良好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积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灵*铸造、诚信建设、志愿服务、文化传承和文明劝导等文明社会风尚行动,评选表彰“最美人物”、“娄底好人”、“娄底好人家”。

近年来,娄底先后产生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1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人,湖南省道德模范3人、提名奖获得者2人,市级道德模范50人,推出中国好人8名,湖南好人76名,娄底好人67名,“好人现象”“好人效应”正温暖青春娄底。同时,载体建设亮点纷呈,在中心城区建成5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文明理念润物无声,融入城市血脉。

提高文化涵养文明之城更有软实力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娄底将文化嵌入城市发展中,是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一环。

11月下旬,在双峰县首届乡村文化艺术节上,梓门桥镇新时代乡村业余文艺宣传队,获得一等奖和最佳人气奖。全市已组建85支新时代乡村业余文艺宣传队,他们走村进院,巡回演出忙不停。以曲艺、小品、三句半、舞蹈等形式的原创文艺节目,把*的方针*策、法律法规、科普知识、村规民约送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一道亮丽文化风景。

充分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提升自我、改造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娄底在群众中广泛开展“最美乡村教师”“最美村官”“最美乡村医生”“最美乡贤”“最美家训”“最美婆婆”“最美媳妇”等“最美七评”活动,形成群星灿烂的先进群体格局。在基层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脱贫靠自身先进户、文明家庭、文明村镇、文明校园、优秀志愿服务队等创建活动。

同时,开展以“七治七立”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大力“治脏”,抵制“污臭淤乱”,树立卫生整洁新风尚;大力“治奢”,抵制“铺张浪费”,树立勤俭节约新风尚;大力“治懒”,抵制“好逸恶劳”,树立勤劳致富新风尚;大力“治愚”,抵制“封建迷信”,树立崇尚科学新风尚;大力“治蛮”,抵制“缠访吵闹”,树立遵纪守法新风尚;大力“治赖”,抵制“失信赖账”,树立诚实守信新风尚;大力“治恶”,抵制“***黑”,树立崇德向善新风尚。

目前,全市共有名*员签订了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承诺书,个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个村完成了村规民约修订工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