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在哪里如何治疗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vxbdf/03:50
“三基三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行动全面开展,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区、娄底首善之区蝶变“网红”城市——
娄星,青春飞扬放异彩
娄星城区。严伯霖摄
涟水之滨、孙水之畔,“娄星”和“氐星”交相辉映,孕育娄星区这座“青春之都,幸福之城”。
岁月年轮,十年一记;泱泱娄星,已然巨变。近十年来,作为娄底市唯一市辖区,娄星区委、区政府带领75万人民紧贴发展脉搏,主动服务省、市战略,敢于攻坚克难、善于改革创新,谱写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华丽篇章——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亿元。
跻身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区,获全国首批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市区,“健康快车”下基层活动入选“湖南基层改革探索例”;年有6项工作获湖南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
水系连通项目高灯河李家坝。(娄星区水利局供图)
“三基三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行动全面开展,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宏旺硅钢、华菱涟钢热轧等项目即将建成,园区硅钢产业初具雏形,为娄底打造中部地区“材料谷”贡献出娄星力量。
……
当好排头兵,提升首位度。这十年,娄星区把首善之区打造成“网红”城市,把城市商圈打造成经济名片,把乡村文旅打造成示范样板。
转型提质打造新兴产业高地
金秋时节,车行在涟滨西街,机器轰鸣、塔吊林立,运输车辆鱼贯而出,厂房建筑拔地而起……作为娄星区发展的“火车头”,区域经济的“硬脊梁”,娄星产业开发区的火热场景,是娄星区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缩影。
曾几何时,资源型产业给娄星区带来诸多荣耀,但也带来了产业结构单一、新兴产业竞争力不足的困扰。如今,打开娄星地图,仔细打量这片生机热土,可以洞见这座新兴工业城市在产业布局上的战略眼光:依托涟钢区位优势,娄星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主动对标娄底中部地区“材料谷”建设,对产业重新洗牌布局,加快培育“钢铁深加工、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三个百亿产业集群,着力推动优势产业由集聚化发展向集群化发展、产业生态构建转变,努力打造娄底大道娄涟先进制造业走廊的先导区、融合区、核心区。
湖南宏旺新材料年产96万吨高牌号硅钢项目即将建成投产。张政摄
去年9月,中国强企业宏旺控股集团——年产96万吨的高牌号硅钢项目落户娄星区,有望在10月底试生产,预计年产值亿元以上,将提升娄底高牌号硅钢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娄星区布局精品钢材及薄板深加工产业链的关键落子。
在海特科技,火力全开的智能生产线上,一根根高耐磨的双层钢管正加速生产,一下线即运往全国各地。目前,一期生产线已全部投入生产,初步打造出从钢材铸造、结构件,到产成品的完整产业生态链,助力娄底“打造千亿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一手抓产业链培育,一手抓特色园区建设。娄星区以“五好”园区创建为抓手,依托各园区优势,明确分类指导思路,构建全区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目前,高溪工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园百花齐放。“一区多园”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招商”是起点,“安商”利长远。娄星区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打造全省领先的区、乡、村三级标准化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及时解决企业用地、用电、用气、用工等问题。同时,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强化市政府推出“营商环境直通车”“金融超市”等举措。
十年来,娄星区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由87家增长到家,产值过亿元企业32家。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亿元,增长9.3%,排名全市第一。
党建引领“三基三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十年来,娄星区坚持党建引领、问题导向,不断发力基层治理。今年,娄星区启动“三基三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行动,通过建强基层组织、提升基本能力、做实基础工作,开展平安创建、清廉创建、文明创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杉山镇花溪村,因修建公路,引发群众矛盾,一直僵持不下,村里干部多次做工作,但一直没有做通。辖区旷家屋场党小组长旷登清和屋场理事长李明亮多次上门调解,拖了7年的老大难问题,终于迎刃而解。“基本上做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通过‘屋场会’消化矛盾。”旷登清说。娄星区探索以“屋场”为基本单元的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屋场事务从“管理”到“治理”再实现“自理”。
屋场理事会。张政摄
实施合村并镇以来,村域变大。为打通基层治理村到户的“最后一公里”,娄星区以党建赋能,在网格化治理的基础上,以屋场为单元,成立屋场党小组、理事会、合作社。发挥屋场“血缘相亲、地缘相近、业缘相融”的优势,构建党的基层组织、群众自治组织、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三位一体的“单元治理”格局,打造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新平台,实现基层治理由“网格治理”向“单元治理”转变。
聚焦城区群众急难愁盼,娄星区探索“一引擎四驱动”城市基层治理新模式,推行“小区党建+物业+楼宇会”,探索建立小区党组织、小区业委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形成以城市党建为引擎,社区服务、网格治理、志愿活动、物业管理为驱动的城市基层治理格局。
依托网格治理,娄星区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志愿者服务工作,建立区、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实现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矛盾化解、政策宣传全覆盖,形成“随时找到人”“事事有人管”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目前,娄星区已建立个网格,选配名网格联络员。此外,采取“党支部+最小管理单元”模式,在项目、疫情防控点、健康服务站、营业场所等单元组建个临时党支部,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
乡村振兴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
9月6日早上,双江乡清桥村村民廖爱分驾车前往农户家中收购农户产品。“感谢党的扶贫政策和干部帮扶,我将继续努力干事业,不辜负党和政府的好意。”廖爱分说,年底,他在主动要求脱贫后,发展红薯片加工产业,年纯利润达到15万元,并带动村里20多名贫困户增收。
在脱贫攻坚战中,娄星区个村、60个社区,派驻个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群众工作组,94个副科级以上机关事业单位全部参与驻村帮扶工作。
年,26个省级贫困村全部出列,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人均纯收入超过元。娄星区获“湖南省年度全面小康补短板推进工作先进县(市、区)”。
城乡公交车。(娄星区摄影家协会供图)
娄星区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美丽公路为基础、美丽河流为主线、美丽屋场为突破、美丽家园为抓手、美丽经济为支撑,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开展“十百千、比拼创”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城乡医疗一体化、城乡教育一体化;积极发展精细农业,实施产业兴村强区行动,抓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
8月6日,余名“喜迎二十大·第二届同心美丽乡村娄底行”观摩团成员和闻声赶来的村民来到杉山镇花溪村,感受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
庭前花团锦簇,院后绿树成荫,村道洁净如新……这是花溪村“美丽屋场”的真实写照。“这10年,花溪村由采煤沉陷区蜕变为娄底休闲旅游的‘后花园’,我们以前连想都不敢想。”花溪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谭满平介绍,该村曾属采煤矿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村经济凋敝,如今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发展的路子。今年暑假期间,花溪谷游客量达15万人次,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推窗见绿、出门见水、处处见景,拥抱“诗”和“远方”。娄星区现有省级乡村旅游区点13家、省级研学基地3家、特色民宿13家。一批以花溪谷文化园、莫言醉农庄、紫云轩度假村、凤凰山庄为代表的农村休闲旅游观光产业落地生根。
文明幸福赋能“高素质”“高颜值”
这座城市的幸福感为何越来越强?从更深处探寻原因,与城市的“气质”息息相关。
从最早授牌全国绿色模范城市到新晋“网红”打卡地,娄星区突出抓建设、提品位,全面开展城镇提质行动,优化城镇空间格局,大力创建“公交都市”,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日益完备,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年,娄底启动创文。娄星区守好主阵地、当好主人翁、打好主动仗,将文明创建与城市建设、社会进步统筹推进,着力提升民生幸福指数、关心关爱弱势群体、培育文明新风尚,为摘取全国文明城市这块“国字号”金牌贡献娄星力量。
借创文东风,娄星区年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实行大物业管理,一个个社区“破茧成蝶”。志愿服务队坚守在城区31个“护学岗”,守护学生出行安全。只能用双手撑着小板凳“行走”的残疾妈妈陈新平带子求医的故事,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了解后,纷纷施以援手,“板凳妈妈”变成“轮椅妈妈”。
文明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一个个民生项目相继落地,一件件实事好事落到实处。十年来,娄星区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户、农贸市场改造12个;建成43处小游园;新建学校和改扩建学校31所,新增学位个;破解“无籍房”办证难题,发证40户,化解率达84.35%。
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区,娄星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阵地,打造理论宣讲、科普、三农等八大服务平台,推出“星连心”“乐坪乐”“长青藤”等12个志愿服务品牌。目前,全区已有志愿者8万余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万余次。
文明是城市的品格,交通是城市的血脉。近年来,随着吉星大桥、富冲大桥、秋浦大桥等桥梁先后建成通车,以涟水、孙水为玉带的城区逐渐融为一体。娄星南路、甘桂北路、环保街等“断头路”被打通,路网不断完善。所有乡镇全部开通城乡公交车,城乡公交一体化实现全覆盖。
华灯初上,灿若星河,娄星繁华绽放。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娄星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朝着建设“高质量融合发展核心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平安清廉文明区”的目标发力,不断融入长株潭都市圈,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描绘大美新城新图景。
■我看这十年
刘江洪:在家乡干出一片新天地
李梅花
刘江洪,是一名“80后”娄星“老网民”,现任娄底市五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年,他自部队退伍后,便扎根娄星,从事媒体行业、运营网络论坛、开办科技公司,在家乡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娄星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变化,是政务服务的提升。”刘江洪介绍,年,他开办一家新媒体企业,要到多个部门、经多个环节提交资料和办理手续,跑了一个多月才把公司注册下来。进多门、多头找、来回跑,成为他干事创业路上难忘的记忆。
近年来,娄星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政务服务上贴心、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出新,为企业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比如,年,娄星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中心设置企业开办一日办专区、“一件事一次办”专区、人社服务专区等10项专区,共进驻36家单位名工作人员,进驻事项项。将区直部门的服务事项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街道)、受理权限下放到村(社区),并把涉及户口、养老等高频事项纳入“一门式”办理平台系统,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如今,娄星区政务服务便捷高效,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成为常态,实现从“星期办理”到“分钟办理”的大提速。
“去年,我新办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在区政务中心一个窗口,一次就办好,一日就办结,太方便了!”刘江洪说,娄星区还开设了“帮代办”服务,为群众提供免费代办业务,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发展。
乘着娄星区构建高质量政务环境的东风,刘江洪的事业干得风生水起,五明科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集新媒体营销推广、信息化系统集成等多项经营业务于一体,业务遍及全省各地。
原载《湖南日报》(年9月23日07版)(陈峰文志斌邹国栋曾振华李梅花)
[编辑:王姚冰唐嘉骏(实习)]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