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掘龙山药王文化瑰宝第一人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微博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40805/4440912.html

(郭老生活照)

娄底工业学校(现已被合并为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创始人兼首任校长、现年83岁的退休老干部郭锦辉先生,是地处湘中涟源市边远山区茅塘镇被誉为“湘山之首”的龙山人。

年少时,因家贫无经济来源,他几乎天天跟随父母在龙山的层峦叠嶂间采药来维持生计。从此,他的人生,与龙山结下了终生不解之缘。

初生牛犊不怕虎

懵懵懂懂遇贵人

郭锦辉是龙山第一位考上湖南省安化县最高学府省立十五中(今湖南省涟源市第一中学)的山里娃。

在经济极其贫困的艰难岁月中,郭锦辉从小就萌发了“要自救,靠读书”的信念。在父母鼓励和坚持下,尽管家徒四壁,常常食不果腹,已到启蒙年龄的他,竟也先后半耕半读地在村里读了两年私塾,在龙山学校(只有初小)读了三年级和四年级一期,在山下东坪完小读了六年级一期,共读了四年书。

67年前(年)夏季的一天,听说县里最高学府省立十五中要招考初中生,刚读完小学六年级一期的郭锦辉兴奋得一个晚上没有睡觉。第二天一大早,他约了班上同学一道,去东坪乡*府分别开了份“同等学力”证明,兴冲冲地徒步前往远在60华里之外的省立十五中报考。

可是,当他们当天下午又饥又渴地赶到报考处时,却被告知不符合报考条件,不能报考。

尽管心里很难受,但他们没有气馁,也很不甘心。他们就找到当时正好在省立十五中集训的小学老师刘老师、梁老师、王老师等,跟老师们在学生宿舍挤住了一晚。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就动身往回赶,准备去茅塘区*府再开个证明来报考。

当他们途经东坪乡*府时,正好碰上茅塘区*府区长周兴和,就向他反映了一下他们的请求。周兴和很支持他们的想法和请求,当即就在东坪乡*府开给他们的“同等学历”证明上逐一签了字。于是,等他们一赶到茅塘区*府办公室,就很顺利地拿到了盖有大大的“茅塘区人民*府”四方大红公章的“同等学历”证明。然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重返60华里之外的县城省立十五中报考。

可是,当他们再次来到省立十五中报考处时,报考老师还是拒绝了他们的报考要求。

顿时,满怀希望、满身疲惫的他们全都傻眼了:连考场门都进不了,叫他们如何回去见父母和乡亲们呢?

他们一个个垂头丧气地聚在报考处下面游廊一角,纷纷叹气说:“没想到两次这么大老远跑来,却连报考机会都得不到!”

这时,有一位戴着眼镜、像大干部模样的中年老师从他们身边走过。只见他停下脚步,走到郭锦辉身边,问他:“小同学,你们从哪里来?老师为什么不给你们报考?”

郭锦辉心想:这个人好面善,又像个当大干部的,也许他能帮他们想个办法。于是,就一五一十地把情况向这位师长诉说了一下。

没想到,这位师长一听完,眼睛立刻在镜片后面放出慈爱的光来,忙问:“那你们的证明现在有没有带在身上?”

郭锦辉连忙从书包里拿出茅塘区*府开的“同等学历”证明,恭恭敬敬地递给这位师长。这位师长一看,就乐了,说了句“呵呵,你们的区长我认识,他还是我的部下呢”,然后马上拿出钢笔在证明上签上“同意报考”四个字、自己的姓名及当天的日期,然后,将证明还给郭锦辉说:“现在应该没问题了,赶快拿去报考吧。”

听他这么一说,郭锦辉的同学都迅速围了过来,纷纷拿出自己的“同等学历”证明,请求他也给签个字。没想到,他一律来者不拒,照签不误。

郭锦辉心想:这个人究竟是谁啊,这么大的口气,他的签字真的管用吗?但转而又想:管他有没有用,反正别无他法,就死马当活马医,去试试看再说吧。于是,他迅速招呼着同学们第三次来到报考处。

一见他们又来了,报考老师颇感吃惊地说:“你们怎么又来了?不是要你们拿到毕业证后,明年再来吗?”

郭锦辉赶紧把刚才那位师长签了字的“同等学历”证明递上去,对报考老师说:“刚才有位伯伯给我们签了字,说同意我们今年报考!”

报考老师连忙接过去看了一下,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马上和颜悦色地对他说:“哦,既然县委书记都给你们签了字,那你们当然可以参加今年的升学考试。”于是,他迅速给他们办好了报考手续,发放了准考证。

哇,天哪,原来他们刚才遇见的贵人,是时任县委书记刘若云!

这次升学考试,共考了语文、数学、常识三门功课。考完后,郭锦辉心里很没底。

语文、数学卷子他答得还算顺利。特别是语文的作文题“丰收”,很合他的胃口,写得很痛快;尽管他没有接受过任何应试训练,在东坪完小读六年级一期期间,老师也很少要求写作文、很少讲作文,但他顾名思义地联想起自己每年秋收季节跟随父母在谷穗累累的稻田里扮禾、拾稻穗、虽然很累、但一想到马上就有白米饭吃了、干起活来就特别起劲、特别快活这样的情景,大胆猜想到,这就是“丰收”的含义吧,于是,就毫不含糊地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一挥而就。

但一看常识卷子,就有点懵了。面对大量选择题和判断题,因其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他几乎全没有学过,根本无从下手,就只好急中生智想了个“抓阄”的办法,去碰碰运气了。

万幸的是,等考完后回到宿舍,他根据记忆把常识试卷中的选择题和判断题及自己通过“抓阄”所做答案全都写下来,向参加集训的东坪小学的老师请教,老师看了后,很惊奇地告诉他:除了一道题的答案错了外,其它题的答案,居然都“蒙”对了!

出榜那天,诚惶诚恐的郭锦辉缩在宿舍里不敢去看榜。同学们看完榜后回来纷纷告诉他说:“这次共招名,来自茅塘区的考生只有你一个人考上了,排在第50名。”他压根就不相信,以为同学们在骗他。当他被同学们硬拉着来到录取榜前,亲眼看到自己的名字排在第50名的位置上时,他还是不敢相信,觉得肯定是有人跟他重名了。

于是,同学们就拉着他去学校办公室求证榜单上的“郭锦辉”,究竟是不是与他重名的另一个人。

当办公室老师通过仔细查对报考登记信息、确认榜单上的“郭锦辉”的确是他之后,他这才转忧为喜,在心里暗暗庆幸自己终于时来运转,可以正式走上“自救”之路、去实现自己“吃公家粮”的美梦了。

再次来到十字路

母校恩师指迷津

有梦想陪伴的少年,就是金子般宝贵的金色年华。

因成绩优异升入省立十五中初23班就读的郭锦辉,从此走上了求学“自救”的金光大道。老师们都很喜爱这位外表土里土气、生活很俭朴、但内心很坚强、思维很活跃、学习很刻苦、学业成绩持续拔尖的山里娃,同学们也很乐意跟单纯而乐观的他结为互帮互助的好友。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他考上省立十五中初中的头一年里,他积劳成疾的父亲因病去世了。

郭锦辉满怀悲伤而又愈加坚守“要自救,靠读书”信念的三年初中生活,转瞬即逝,中考来临了。他根据家里急需他找一份“吃公家粮”工作的实际处境,准备报考一所省级中专学校。

就在报考中专学校志愿表递交给学校后的第二天,一直在默默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